乌镇是水做的,乌镇三“水”之水阁、水栅、水上集市
发布于 2020-07-13 18:35:10

 

 

 

作为“中国的枕水人家”,水乡乌镇的一切,都与“水”有着不解之缘。乌镇位于浙江省桐乡市,地处江浙沪“金三角”之地、杭嘉湖平原腹地,属太湖流域水系,水脉纵横交织,京杭大运河依镇而过。仅仅在乌镇西栅景区4.92平方公里的占地面积上,纵横的河道长度,就已达到了9000多米。

 

 

乌镇人的生活与“水”息息相关——古时候的消防队,称为乌青水龙会;乌镇的园林,叫做灵水居;新春佳节美丽的风景线,则是水灯会;不能不提身为乌镇戏剧节剧场之一的水剧场;西栅景区内,还有水巷驿、水市客舍枕水度假酒店……不过,被提到次数较多的,应该是这:水阁、水栅、水上集市。

 

 

水阁

 

先说水阁,水阁的起源,要从一位聪明的豆腐倌说起。

 

 

 

昔时,乌镇东栅有个卖豆腐的豆腐倌,因店面狭小、伸展不便,就想着把屋子扩大一些。可是豆腐店门前是大街,左右两边又有别的店,只有后面的河面上还有空间。豆腐倌灵机一动,在店后河床上打了几根桩,架上横梁,梁上钉几块板,盖起了一个阁楼,把黄豆缸和一些杂物移到那里,这样店堂间就宽松多了。

 

 

 

没多久,四邻八坊就纷纷效仿,在自家屋后的河面上打桩、架板、扩建,成了一间间悬空于河面的“水阁”,比以前宽敞不少,水阁下方的空间还可系船停舟,方便出行。

 

“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,站在后门口(那就是水阁的门)可以用吊桶打水,午夜梦回,可以听得橹声欸乃,飘然而过……”——茅盾《大地山河》

 

 

水栅

 

“东栅景区”、“西栅景区”的“栅”到底怎么读?乌镇以前为什么分为“东西南北”四个“栅(zhà)”?“栅”到底是什么意思?

 

 

 

水路运输时代,乌镇因毗邻京杭大运河,且靠近苏、沪、杭等地,是商船往来停歇、交换信息之地,小镇也因此日渐富庶繁荣。乌镇与太湖之间有连通的河道,彼时,虽然利于商船运输,却也方便了太湖水匪,他们常常走水路来乌镇劫掠,一时间百姓苦不堪言。

 

 

乌镇位于“两省三府七县交界处”,属于当时的“三不管”地带,因而匪患一直没能被强有力的军事镇压,为了自救,百姓们就在镇子的东南西北四大水系上修建了几个大型木栅栏,白天升起水栅对外交易通商,晚上则降下栅栏防止水贼来犯。久而久之,“栅”成为了乌镇东、西、南、北四个区域的代称;如今,在乌镇东栅景区逢源双桥下、西栅景区通安桥东侧,还能看见水栅的身影。

 

 

水上集市 

 

有了水栅,就有了保障,流行于百姓间的“早市”也日渐成熟。每天早上开栅时分,邻近的乡民载着新鲜采摘的瓜果蔬菜、自产的小物件,划船进入西市河。或是沿着水阁叫卖,送货上门;或是聚集到水上集市,等候前来赶早市的居民。

 

 

 

如今的水上集市已不再熙熙攘攘,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旧日的功用。晴天早晨仍能看到人们在此吃早饭、喝早茶、赶早市的淳朴画面,不难发现乌镇人对生活的热爱。

 

 

 

船上是大坛的乌酒、图案不一的蓝印花布、鲜亮的油纸伞;岸上则是成摊的瓜果蔬菜、竹编制品、吐着泡泡的河鲜;一侧还有生意不俗的早餐店(烧饼、豆浆、定胜糕、小馄饨等)。行走其间,仿佛能嗅到所谓的“人间烟火”香气。

 

 

 

摊主们也都很“佛系”,少见主动叫卖揽客的,一般都是稳坐在小马扎上,不紧不慢地喝着浓茶,用方言与同伴们谈天说地,等有人主动靠近了,才开始自信地介绍商品,不会拉着你推销,叽里呱啦的。生活何必汲汲营营,像他们这样坦然从容,多好。

难怪刘若英曾感叹:“我喜欢清晨的乌镇, 因为这里有生活本来的样子。”

 

 

成为“一日乌镇人”,从观水栅、住水阁、逛水上集市开始。清凉的初秋,小编在乌镇等你。

 

(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)

 

 

相关推荐